逾期工资未付怎么办 工资逾期不发有什么处罚
什么是逾期工资?
逾期工资,顾名思义,是指雇主在约定的时间内未能支付给员工的工资。这种情况在我国《劳动法》中有明确规定,员工有权获得按时足额支付的工资。逾期工资可能是由于雇主资金周转困难、故意拖欠等原因造成的。无论是哪种原因,员工都有权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逾期工资未付怎么办?
面对逾期工资未付的情况,员工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:
- 首先,与雇主进行沟通。了解逾期工资的具体原因,并尝试协商解决。
- 如果沟通无效,可以收集相关证据,如工资条、劳动合同、工作记录等,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。
- 在投诉过程中,若雇主仍不履行支付工资的义务,员工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,要求支付逾期工资及相应的赔偿。
- 此外,员工还可以通过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,由仲裁委员会对逾期工资的问题进行裁决。
工资逾期不发有什么处罚?
根据我国《劳动法》和《劳动合同法》的相关规定,雇主拖欠工资将面临以下处罚:
- 支付工资滞纳金。逾期工资的滞纳金按每日工资的千分之一计算,自逾期之日起至支付之日止。
- 赔偿金。逾期工资的赔偿金按逾期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十计算。
- 情节严重的,用人单位将被责令支付赔偿金,并处以罚款。
- 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
值得注意的是,逾期工资的处罚力度较大,雇主在拖欠工资时应慎重行事。员工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,也要注意收集证据,依法维权。
总结
逾期工资是雇主违反劳动法规定的行为,员工有权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。在遇到工资逾期未付的情况时,员工可以通过沟通、投诉、仲裁、诉讼等途径来解决问题。同时,雇主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工资,避免因拖欠工资而面临严厉的处罚。